2005年12月29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萧山有个企业家赠送百份法制报
本报记者 李稹/文 王志浩/摄

  “萧山有个企业家在免费赠送你们的法制报,老百姓都很欢迎。我们也想得到《浙江法制报》,该怎么联系到他啊?”接到热心读者黄大伯的来电,记者也有些惊讶,这个名叫施文炳的企业家缘何要赠送法制报?带着问号,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这位在当地广受欢迎的“送报人”。
  踏进施文炳位于萧山休闲山庄的总经理室,看到墙上“守法经营优秀示范单位”的铜牌,再看到案头上当天的《浙江法制报》和厚厚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》,记者的心里终于揣摩出了大概。果然,憨厚的施文炳用“两个因为”开门见山地解答了记者的疑惑:“我送《浙江法制报》,是因为我特别爱看,它可以说是我们老百姓的法律学校!”
  “办企业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,可是那些艰深的法律法规我们这些没读过几年书的人怎么看得懂呢?《浙江法制报》上的案例故事就不同了,好看不说,看完以后往往能从中学到很多经验教训,回头再去看那些条条款款就会明白多了,这对我们办企业做人都有很大的好处。”施文炳说:“以前常有不太理解政府官员工作的时候,但看了《浙江法制报》,很多想法也在慢慢改变:比如在报纸上看到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关心百姓的说话,就渐渐理解了政府的一些工作,现在对各种公务执法工作也就会配合了。”
  施文炳说,因为他在阅读法制报后提高了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,就琢磨起该怎么样把这个“法制学校”带给千家万户,让更多需要它的老百姓从中获得收益,让他们知道怎样通过法律来解决难以解决的困难,于是就产生了赠送报纸的念头。
  为此,施文炳对外公开了他的电话,不少老百姓得知后打来电话向他索要明年的《浙江法制报》。他说,只要是有真正需求又缺乏经济实力的老百姓,他都会免费赠送一年的《浙江法制报》:“今年送了快100份报纸了,明年我还要继续订阅赠送,这是丰富百姓精神生活的好事,企业的其他开支可以节约,这笔开支我认为一个字‘值’!”